新闻中心 /News
《瑜伽师地论》四念住(8):心念住:解释云何为心
《瑜伽师地论》四念住(8):心念住:解释云何为心境是对心说,能缘的心所缘的境,所缘境就是因缘所生的事,这个事是可爱的,以可爱的境界作所缘境,心常在可爱的境界上这样子分别、思惟,「贪欲」的烦恼就现出来了,心就被贪烦恼缠绕着。
所有的境界都一样,是虚妄不真实的,凡夫不知道不明白它是缘起的,不知道那是空无所有的,有这种愚痴的心理,一执着境界就被它缠住了。
贪、瞋、痴三种心;远离贪、远离瞋、远离痴又是三种心,加起来就是六心。 贪、瞋、痴这三种心,是修行人没有入定、正念不现前的时候,所生起的三种烦恼。离贪、瞋、痴三种心,是对治差别,用不净观(远离贪)、慈愍观(远离瞋)、缘起观(远离痴)这三种法门来对治贪瞋痴。一个所对治,一个能对治,加起来就是六种心。
「略心者:」「略」,通常用这个字,说「忽略了」,就是对那件事没有注意。现在这里用「略」字来形容修行人用奢摩他的法门、「止行」,把心系缚在内里面的所缘境。这时候心对于外面的境界就不去分别、不去攀缘了,这时候叫做「略」。没有得定的时候心还是老是要动,不容易安住,要努力的把它绑在那里才可以。那就是要用念心所,修奢摩他的定,由定的力量来控制它叫它不要动,把散乱心绑住不动,这叫作「系缚其心」。
心分二种情形:一、的时候失掉了念,心散乱了。二、出定的时候心散了。前五识于外边所接触的「五种妙欲」、色声香味触,心没有定力的摄持,随顺贪着心去「流动、散乱」,这个时候叫做「散心」,就是散乱心。
惛沉,是没有心睡眠,是想要修行的,但是心里面不明了了,所缘境不分明了雷竞技RAYBET登录入口。有意的要去休息、睡觉,叫做睡眠。得定的人是前五识不动,但是第六意识是明静而住的。睡眠的人前五识不动,如果不做梦,第六意识也是不动的;若是做梦,第六识就活动,第六识活动也还是糊糊涂涂的。,一惛沉的时候,前五识、第六意识也是胡涂了,不能安住在所缘境上了。所以,在惛沉、睡眠的时候,心沉下了,叫做下心,这并不是修行的境界。
举心是来对治下心的。举,就是把它动起来;下心,就是不动了。「下心的惛沈睡眠」出现的时候,修行人应该应该「举」,把心的明了性发动起来,把心的力量把举起来。观佛像,随念佛、法、僧,相好光明的境界,这是净妙所缘。
念佛、念法、念僧的清净微妙时候能令我们的心清净,生欢喜心,心就不沉没了;心的明了性就会生起。
我们凡夫修行的困难就是在这里,难以平衡。本来是惛沉、睡眠,用举心的方法调过来,但是调过头了。举得太过头了,心里面有掉动的烦恼,缠绕其心,心里还是动,就又有的妄想了,那叫做掉,其实就是掉举。
「举」是不惛沈,「略」是不散乱。不昏沉、也不掉举,叫做平等。这是在用功修行的时候,心里面没有的杂念,但是也没有昏沉,止也是相应的、观也是相应的,这个时候叫做不掉心。不惛沈是明了,不散乱是寂静,这一念心远离了惛沈、散乱,这个时候是明静而住「得平等舍」。
「诸盖」,就是五盖,贪欲盖、瞋恚盖、昏沉睡眠盖、掉悔盖、疑盖。心有这五种盖,心就不得寂静;若破除这五盖,心就寂静了。要到未到地定的时候,就破除去五盖。这时候没有盖了,从盖得解脱,那时候心寂静了。
修行人虽然现在能明静而住,但是还没能从诸盖得解脱,还能够显现在心里面,障碍定不得成就,就是心里面还会,就叫做不寂静。这五盖若解脱了才是寂静心。
从诸盖得解脱了以后,得到未到地定、未至定以后,继续地努力用功,成就色界定的初禅,这叫根本静虑。静虑为「根本」能建立世间、出世间的功德。很多殊胜的功德是从禅定里面修出来的,所以给它个「根本」的名字。《瑜伽师地论》说,修七种作意:了相作意、胜解作意、远离作意、摄乐作意、观察作意、方便究竟作意、方便究竟果作意。得到未至定的人,要继续努力修行,修这七种作意,证入根本静虑。「定心」,表示这个修行人已经解脱了欲界的盖,成就了色界初禅了,也应该包括二禅、三禅、四禅。
未到地定叫做「寂静」,得到初禅以上叫做「定心」,不定心者,表示没能够证入根本静虑。未到地定虽然是从五盖里面出来了,其实还是有欲的,这些盖还是有的;但是不障碍修行,正念一提起来,盖就没有了。所以称之为不定,心还不定。这样说欲界定的九心住加上未到地定,都可以名之为不定心。
入、住、出,入定、住定,从定里面出来,要长时期的这样不断地练习,叫做「串习」。修行人虽然成就了色界四禅,但还不是那么成熟。若是因为长时期的练习入、住、出,定力又进了一大步使令「得随所欲」。要入定就入定,要住定就住定,要出定就出定,能「随其所欲」的这样入住出。
「得无艰难」能够没有困难入于禅定的境界。「得无梗涩」就是入住出定都没有障碍。「速能证入」就是很迅速地就能够「证入」要入要住要出定都是迅速的。
虽然成就了色界四静虑,但是入住出不能「随所欲」,有的时候很顺,有的时候艰难、不能够无梗涩,那就叫做「不善修心」了。
从一切究竟解脱有两个意思:一、在色界第四禅里面继续修行的时候,就得到无色界的四空定;二、佛得到色界四禅以后,在四禅里面修四念住,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的烦恼,爱烦恼、见烦恼完全解脱了,得无生法忍了,就是成为阿罗汉了。
这位修行人,可能会成就色界四禅、无色界四空定。「不从一切不究竟解脱」是说有学(初果圣人)未能永断修道所断一切烦恼。由见道所断的烦恼是断除了见烦恼,断除了我执了。修道所断的烦恼的爱烦恼,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的爱,没能完全断,没能够究竟的解脱。
六种加八种就是十四种心,从略心开始计数:略心、散心,下心、举心,掉心、不掉心,寂静心、不寂静心,定心、不定心,善修心、不善修心,善解脱心、不善解脱心,这一共是十四种心。修行人能够摄心而住了,这十四种心都是在定中现出来的。
从略心开始,一直地修止观,把五盖清除去叫净,这样的境界叫做净盖地。就是从欲界定开始到未到地定所生起来的,八种心,从略心开始计数:略心、散心,下心、举心,掉心、不掉心,寂静心、不寂静心。
净烦恼地,就是从未到地定开始,继续修不净观,破除欲心,证入根本静虑,叫做净烦恼地。若是禅定里面修四念住,那就是能断烦恼,究竟得圣道了。在这个境界里面所生起的,有六种心,就是定心、不定心,善修心、不善修心,善解脱心、不善解脱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