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竞技RAYBET官方app下载书评丨《上瘾的秘密》:我们为什么热衷买买买?

2023-11-23 01:14:25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雷竞技RAYBET官方app下载书评丨《上瘾的秘密》:我们为什么热衷买买买?11月在中国原本是个平平无奇的月份,没有公众假期,没有传统节日,北方大地在秋寒中期待着供暖日的到来。这一平静在2009年被打破。那一年,接任淘宝商城的前CFO张勇提出了一个策划,在秋储冬藏的节气,推出中国电商全年最大力度的促销日活动,并且利用互联网自嘲意味很浓的“光棍节”作为“药引”,将大促放在11月11日,是为双十一购物狂欢的由来。这一活动延续至今,尽管每年都有质疑是否划算的声音,也有短视频平台的冲击,但仍然是全民在深秋季节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。

  当琳琅满目的商品以如此具有话题性的方式、充满力的价格出现在我们面前时,是什么指导着我们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消费?对品牌和优惠的选择是我们的理性选择吗?看似划算又精明的选择背后,蕴藏着哪些我们无法意识到的精心策划和设计?2020年原版出版,2023年被翻译成中文的营销心理图书《上瘾的秘密》给我们提供了系统化思考的一个角度。

  《上瘾的秘密》提出了一个关键概念:“盲视效应”。而本书的英文原版名为《Blindsight: The (Mostly) Hidden Ways Marketing Reshapes Our Brains 》,正是指出,我们消费的全过程,都在商家精心设计的“看不见”的消费陷阱当中。

  “盲视效应”,原本是神经学概念当中“盲视患者”的神奇表现,指的是部分由于大脑某个区域受到损伤的患者,其双目仍可以通过接收残余视觉信息,对视觉刺激作出反应。例如,盲视患者可穿过20米长的走廊而不碰触到障碍物,或者对电脑屏幕上显示的信息作出惊人准确的猜测。本书作者,普林斯顿大学认知心理学博士马特·约翰逊(Matt Johnson)及汽车电商平台BAP营销主管普林斯·古曼(Prince Ghuman)试图从此出发,借用“盲视效应”概念,揭示消费背后的架构蓝图和设计目的,这些设计往往利用我们大脑这种独特的设计,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作出了购买选择。

  作者引述已故哲学家Alan Watts的名言:“只吃菜单,不吃菜”,深度揭示了影响主观感知,对促成品牌烙印、固化消费行为的重要性。这不由得让人想起《绝望主妇》当中,Susan想与丈夫去一家豪华餐厅享受二人世界,而丈夫Mike却一针见血地表示,这如同我们直接坐在家里吃钱。我们在奢华餐厅享受的是美食么?我们在高档美容院使用的仅仅是护肤产品么?包装精美的巧克力比街头手作好吃么?品酒师真的能品出那覆盆子的馨香和海浪的味道么?本书指出,市场营销的基本策略,就是利用多重感官来影响消费者的某一感觉,最终达到目的。

  我们也许没有意识到,视觉是我们最强烈的感觉。神经学研究显示,视觉中枢占据人们大脑皮层的绝大部分,约有三分之一的脑容量是用来处理和解读视觉信息的。如果让视觉和听觉共同作用,视觉会影响听觉的判断,这就是著名的麦格克效应。一位喜剧演员这样形象地描述短视频直播:以同样的价格,告诉消费者可以得到30包纸巾;远不如在视频中由一位极具煽动性的主播给你展示,这里是20包纸巾,我们直播间再给你一包、两包……直至十包,推到观众面前的冲击力大。甚至他还可以多卖5块钱,消费者则浑然不觉。商家往往利用了这种视觉冲击力,干扰我们的判断。更加有趣的是,当商家知道我们人类的大脑擅长联想时,全新的营销方法之门已经打开了。

  “品牌就是一连串的联想。”毫无疑问,笔者在读到这句话时醍醐灌顶。本书作者指出,联想是利用了人类独有的颞叶神经网络。笔者曾经在金融机构供职多年,机构品牌往往与权威杂志、五星级酒店、一线城市机场广告牌等连接在一起。可口可乐等于快乐,钻石意味着爱情,这些经典“桥段”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。瑜伽品牌象征着独立城市女性的生活态度,户外品牌展示着热爱自然的新中产形象,这些新兴生活模式与品牌之间的联想是否让我们感到熟悉?本书指出,这是“脑补”的力量。不仅如此,人们还惯会从与自己相似的人群、场景、语言、习惯当中找到支撑自己“下单的力量”。

  我们的个人电脑曾经被一些软件渗透雷竞技RAYBET官方网站,当我们想要卸载时经常选择错误,我们往往并不能“决意”退订某项“专属服务”,这些无疑都是商家的把戏。他们往往利用对比色的注意力不同,影响我们的判断,最简单就是将退订和卸载设置为灰色。不仅如此,品牌既利用我们的预期,又利用人类喜欢反差的心理不断打破预期,以期达到不断为我们制造新的“锚”,让我们产生有利于他们销售的联想。

  联想如何产生?本书提出了“记忆”这个概念。“记忆”对人和社群都十分重要,这一点已经在人类历史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。记忆使得我们的大脑联系过去、现在和未来。品牌营销的视觉效应,就是让人们留下印象,这个印象(记忆)越深刻,就越容易在大脑内产生与品牌相关的联想,从而实现品牌营销的目的。品牌还会通过注意力、情绪影响、音乐等方法来促进记忆联想的形成。在营销当中,“小香风”“赫本风”“某某同款”“蒂凡尼蓝”“爱马仕橙”,不都是利用记忆与联想,再通过视觉刺激,让我们不由得陶醉其中并且按下付款键吗?

  我们的大脑既“勤快”又“懒惰”。我们拥有不少记忆并产生联想的同时,对很多具体问题“浅尝辄止”。品牌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好事,互联网大促节越来越复杂的计算方式让我们深陷其中,我们根本不愿意去比较哪种模式更加省钱,往往看起来最符合我们阅读习惯的那个,就是最终被选择的组合。这也意味着,尽管我们都是生理视力正常人,但在消费的瀚海星空中,如同盲视一般,而我们作出的选择,往往被品牌和商家提前设置的小技巧所左右。

  “效果最好的广告(几乎)没有或者根本没有任何理性元素。”书中的这一结论令人沮丧,每天觉着比他人更加理性的我们,其实也不过如此。信用卡、消费金融,让我们的支付更加抽象,大大减低了真金白银消费的痛苦;限时促销,限时免运费等制造“恐慌”的策略也让我们欲罢不能;品牌还会通过制造焦虑、制造话题、制造悬念不断吸引我们的注意力,让我们的联想和记忆处于品牌的股掌之中。更加令人惊奇的是,随着互联网、AI技术的深入,我们自己有时成为了营销环节中的一部分,却浑然不觉。

  购物本身是为了拥有,拥有快乐、幸福、满足的感觉,当然同时也会花费金钱,在支付的那一刻我们可能也会产生痛苦和负罪感。快乐和痛苦在购物当中呈现的一体两面特别明显。本书作者曾引用道家的理论“有即是无,无即是有”来解释痛苦损失在营销中的推动作用。人类都担心失去的痛苦,渴望一直把握拥有的快乐,其实不确定才是永恒的确定,万物的根源在于不确定,也就是道家所谓的“无”。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一点,也许能少一点对“有”的患得患失,也就有可能稍稍解开眼前的红布,看看我们买单行为背后的种种“计谋”吧。

搜索